现在OKR市场反应很火爆,相应的KPI就会慢慢被削弱,但是KPI就真的没有作用了吗?肯定不是的
先来看KPI。企业引入KPI ,大多是把它当做组织战略决策执行效果的监测指针,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,很多组织还把KPI和平衡计分卡结合起来使用。
简单来讲,企业的战略目标必须经过分解才能得以执行,而如何衡量执行的效果呢,需要通过各种指标来体现,这些指标就是KPI,反映到部门和个人身上便是绩效,它既关乎部门,也关乎个人,所以,KPI是绩效衡量和考核的工具。
了解了KPI的作用,不难判断,它的执行者主要是组织内部的HR部门,考核的对象可能覆盖组织里面的所有团队和个人。
KPI在组织内推行的时候,部门主管通常会将部门的主要任务明确成指标,然后将指标下发到个人,变成个人背的指标,由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职责有明确的划分,所以在考核的时候,指标的落实情况就是个人绩效的证明。这个过程是自上而下发起的,考核的周期也就是KPI的检查周期。
再来看OKR,OKR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德鲁克的目标管理,管理大师德鲁克1954年在其著作《管理的实践》中提出了“目标管理”的概念,他认为目标可以通过员工自己的积极性来完成,这便是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,相应的,自我控制的结果可以通过自我评估来衡量,而无需靠外界来强制执行。
德鲁克的这个概念也是我们现在听到的“自管理”、“自组织”的基础。也因此,由这而发展起来的OKR被当做目标管理的工具,目标实现的效果则用关键结果来衡量,它的自组织性决定了这个过程是自下而上的。既然它是一种自我管理的工具,所以它通过自我打分来评估,而不是被用作绩效考核,它更多的时候是被团队用在沟通、复盘、讨论、分享上面,因此它的内容和执行过程是公开透明的。
最后一句话总结:KPI是一种绩效考核的工具,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执行;OKR是一种目标管理的工具,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执行。
上一篇: 解读OKR和KPI的适用场景
版权声明: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,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。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在线客服进行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