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没有OKR软件加持的考核,那么在使用OKR绩效这块会怎么样呢?
既然OKR的执行过程并不是完全公开透明的,周期结束后如何评分?如果评价工作表现或者协作能力,评价人会表示完全不清楚你做了什么。
然而绩效评价也是一定要做的,最后也只能根据OKR完成度来评价了,其实这也就又变成了KPI。
如果有人定了很有挑战性的OKR,做了很大的努力没有完成好,甚至还因此被扣了绩效工资,下个周期就没有人愿意完成有挑战性的工作了。
而且,在不完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,大家不一定会认可考核的结果,毕竟不透明,有水分也很正常。
有OKR软件加持后的考核
“OKR与绩效弱挂钩”,既不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又有一定的束缚,而且是多人评价,评价人可以根据该员工OKR的推进情况,每一个阶段做出的努力,进行客公正的评价。
具体怎么做,我们来看看
在绩效考核时,分为OKR完成部分和评价部分。二者在绩效考核中所占的比重是灵活多变的,根据每个部门的的工作性质灵活设定,在周期伊始就由团队确定好,周期结束之后具体执行。
对于评价环节,我们可以具体说一下:
360度的评价包括自评、互评、上级评,上上级评,评价的对象管理员可灵活选择。评价的综合得分就是这个周期评价部分的总分。
在评价的环节,管理员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设置每个单位评分的权重,就也避免了仅上级评价分数过高或者过低的现象。多维度的评价,能更公平、客观的衡量团队成员的价值贡献。
版权声明: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,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。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在线客服进行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