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看李想成立车和家的初心,提炼了一下,三点:看到在雨中的行人的不易想创造一个新的出行工具;
第二点,未来的趋势:未来数字化革命带来的物理世界的数字化结合点——车;
最后一个是探索自己和整个团队的成长极限。
为什么用OKR?为了让团队围绕目标融合、协调。实现:反应快、决策快、落地快、推动快。
怎么用的?李想亲自学习、操盘、运用OKR。紧紧围绕WHY(为什么)链接整个团队。这一点,是很多企业老板不想做,也是我们教练很担心企业用不好OKR的核心点。
用什么的底层逻辑?感知—决策—执行—成长的逻辑来运行OKR。
最后有2个点:
对OKR的认知:不是绩效管理工具,而是战略落地工具。把OKR理解为一个系统,我们经常说,对工具的定义会决定你怎么用工具?发挥多大的作用?产生多大的结果?
很多老板和管理者只是把OKR当成一个绩效管理的工具。当绩效需要管理的时候,我们就会让工作成效没有爆发的机会,因为人的自主性没有充分释放开来。很难出现出现一个店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组建:粤语小组、普通话小组、潮汕话小组。
企业文化,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和演变都是一套经营哲学的物化过程,我们只看理想实现OKR的三个精神内核就可见一斑:不关注对错,只关注成长;充分解放基层创新力;不断复盘OKR,训练问题拆解力。
我们看ONE的工程师说当时造车的理念:“必须是自己愿意花钱买的……”这力量有多大!有些企业为了省成本,自己的东西都不想拿回家用,贝佐斯说,客户是最聪明的,不要把客户当白痴。
说到这里,我们看到这个组织已经形成了一套方法论,从战略分析到人才解码,最后用OKR来实现战略。
理想通过3年的摸索,得出的经验:OKR必须是一把手工程;必须在线及时更新;OKR要持续更新复盘。
上一篇: 创业公司的okr如何实现(创业公司实施okr的方法)
下一篇: 关于公司OKR工作推进相关事宜的通知
版权声明: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,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。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在线客服进行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