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透明
很多用KPI管理的公司,通常不希望把每个人的目标公开。为什么我的高,你的低?这样会引起争论。甚至,可能会泄露公司的战略意图。
而OKR的基本原则,或者说使用OKR公司的普遍文化,是透明。如果你愿意,任何人,都可以看到任何人的OKR。包括CEO的。
因为要相信透明的力量。给聪明人足够的、透明的信息环境,优秀的团队,才会自然而然“生长”出来。所以尽量把一切都让大家知道,没什么可保密的。
这样,就可以“对齐”。所有人定目标时,左看右看,上看下看,保持目标一致,力出一孔。
然后,才可以“协同”。进行项目时,一起开会前,先看看对方的OKR,知道怎样合作,能帮到共同目标的实现。
2、部分自下而上
董事会给CEO定KPI,CEO给高管定KPI,层层向下。这样的KPI体系,有分解和承接的功能,但并不能充分发挥全员共创的智慧。
OKR,鼓励部分O和KR,是由员工发起的。
你发起的OKR,也要支撑上级,或者其他人的OKR。如果不支撑呢?上级觉得是个不错的方向,也会同意。
这样,既有利于支撑结果,也给予了目标设定的灵活度,能很好地利用大家的智慧。
3、不考核
绝大部分使用KPI的公司,都会用KPI来考核员工。因此,KPI成为了“考核指标”的代名词。
但是,你考核什么,员工就会给你什么。与考核无关的,能不做就不做。年初谈指标时,员工和老板斗智斗勇,就是希望把KPI谈低一点。
但是OKR不考核。
因为目标是目标,奖金是奖金。一旦用奖金来管理目标,员工和公司就会关于目标的大小,进行拉扯和博弈。不考核,也是鼓励员工设定更有挑战性的目标。
现在大部分公司所有人的OKR,都在源目标OKR里做了对齐。只要你点击别人的头像,就能看到他的OKR。
阅读本文还阅读了
上一篇: OKR模式下怎样给员工打绩效(OKR绩效评价方法)
下一篇: OKR绩效考核360度评估法
版权声明: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,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。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在线客服进行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