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什么是链式反应
目标分解要有链式反应发生才符合逻辑。那么,什么是链式反应?例如,铁链是环环相扣串联而成的,从一端拖动,力量沿铁链有效地传递到另一端。目标的设定也需要从前向后沿着业务链条,自上而下沿着管理链条产生类似的链式反应。否则, OKR的分解就会出现断档或断层现象。
2.“事”上的链式反应
在OKR中,由于KR中间环节的存在,才使得链式反应继续发生。纵向上,上一级KR就是下一层级的O;横向上,前端部门的KR往往与后端部门或职能的O关联。例如,人力资源部门要招聘多少名新员工与业务及其他部门的O或者KR中关于人员的需求关联。
另外,有时只有OKR是不够完整的,上一层级关于OKR达成的核心措施,往往也对下一层具有指导的作用。因此,完整的目标设定是包括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核心措施。只有这样,自上而下、自前而后的链式反应才具备发生的必要条件。
3.“人”上的链式反应
前面讨论的是“事”的层面,而另一个很重要的层面是关于“人”,即在目标设定过程中“人”的参与方式。
在设定目标时,如果团队成员不能对目标的背景来源、要达成的目的有深入的共同理解,则很难设定出真正共识的目标并达成期望的结果。因此,每一层级对上一层级目标的理解,业务后端对业务前端的理解,成为另一个关键环节所在。
“人”的解决方案是下一层级关键人员要参与上一层级目标的设定,业务前端设定目标需要带上业务后端关键的配合和执行人员。相应的人理解相应的业务目标。只有这样,链式反应从“人”的角度才具备了发生的必要条件。
4.链式反应需要“上下同欲”
这样的“人”“事”上的链式反应,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组织共同完成少数重要的任务。这种做法相当于组织共用一张大网,集中资源捕捞几条大鱼;如若不然,则相当于各部门使用属于各自的小网捕捞各自的小鱼而已,根本没有所谓的“协同效应”发生,其效果可想而知。“人人欲战,则所向无前”,其关键前提条件是“上下同欲”,这是孙子兵法中制胜五法之一,即“上下同欲者胜”。
阅读本文还阅读了
上一篇: OKR设定了员工不知道如何推进怎么办
下一篇: 什么是合适的目标?
版权声明: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,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。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在线客服进行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