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都喜欢用OKR的绩效管理方式?
OKR是指的是目标关键成果考核,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,为什么很多企业喜欢用OKR这个问题,不妨思考一下传统绩效管理KPI有哪些不足。相信大家都能列出一大堆不足来,比如:“目标刷新不及时”“绩效管理周期和业务周期严重脱节”“过于形式化”等,这些问题OKR都能解决。而OKR,让每个人自主制定目标,最能激发个体的创新热情。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感受一下。
某研究部门一直将专利数作为一个考核指标(即KPI指标),用来考核部门内近1000名主管和员工,以期推动公司在行业中的话语权。实施几年后发现,专利数量确实在不断上升,但却一直没有突破性专利出现。换句话说,这些专利事实上并没有为公司带来实质性的贡献,没有给公司构筑起坚实的技术堡垒。如果目标定得过于具体,只会限制创新者的想象空间,让他们疲于应付指标的达成,这个时候,自下而上地通过目标与关键成果,即OKR,让每个人自主制定目标,最能激发个体的创新热情。
整个OKR达成过程,类似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。攀登珠峰的难度非常大,而OKR特别强调目标要有挑战性,这一点和登顶珠峰特别吻合,于是,以“登顶珠峰”作为O,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OKR:O,登顶珠峰;KR1,3天内从大本营登上1号营地;KR2,2天内登上2号营地;KR3,3天内登上3号营地;KR4,1天内从3号营地登顶珠峰。通过这个示例,你是否对OKR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?登顶珠峰需要跨越3个里程碑点,分别是1~3号营地,分别对应4个KR,当这4个KR都达成后,登顶珠峰的目标也就达成了。不管是OKR、KPI、BPS、360评估都只是绩效管理的工具,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考虑多种因素。
行业、发展阶段选择绩效管理的工具,有的人选择KPI有的选择OKR有的选择MBO、PBS没有对错就好像炒菜用什么锅什么铲子都只是工具,目的是把菜炒好,用什么工具不是重点。
阅读本文还阅读了
版权声明: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,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。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在线客服进行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