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于KPI,OKR落地需要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的,需要不断的跟踪反馈。
所以需要时刻的跟踪反馈。关键结果下的任务执行到哪一步?需不需要找相关的兄弟部门进行协作?没有同步进度,反馈问题,团队协作的效率会大大降低。
在这个过程之中,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提交日报周报等多种方式方法进行 OKR 的跟踪反馈,但没有任何一种办法相比定期复盘会议这种方法更加简单有效,这也是源目标OKR一直区别于其他OKR系统的一个特点。
四会驱动
源目标OKR主张的四会驱动脱胎于PDCA 循环。
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,即 Plan (计划)、Do (执行)、Check (检查) 和 Act (处理)。
制定计划——根据工作计划执行并沟通协作——实时反馈工作进展,如陷入僵局,找到问题,尽早解决——复盘分析工作结果,总结经验教训,应用到下一个迭代周期。
作为 OKR 工作的方法论,PDCA 循环能够更高效地提升员工的执行力,让整体的目标管理变得更加简单。
在源目标OKR中的“四会”就是PDCA的高阶版。
在一个周期之初,由老板或者CEO和各部门负责人先召开圆桌会,再召开复盘会,高层领导敲定目标以后,再逐级开圆桌会和共识会,对齐目标。
在OKR的期中,源目标OKR主张定期复盘,可以用周例会的形式召开,高层、各个部门的成员逐级开展,有利于即使发现问题,以便及时解决,推动目标朝着正常进度推进。
最后,在周期结束的最后一周中,可以开展复盘会,大家互评互赞,发现别人做的好的地方和听一下其他人对自己工作的评价,更好总结周期内的工作。
具体,四会的内容如下:
1.圆桌会:领导提,大家定(领导定,大家议),大家可以先分成小组,再聚合在一起分别阐述自己小组的观点,投票得出一个初步的目标;
2.共识会:先进行1V1共识,理解上级的OKR是什么意思,再思考自己所在的岗位有什么可以支撑上级目标;然后进行集体共识,分享各自的OKR;
3.推进会:每周例行周会,梳理自己的工作,把遇到的问题提出来,大家一起找原因并寻求优化解决的方案,推动OKR进程以便再展开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;
4.复盘会:围绕价值和贡献复盘总结本周期的全部工作,总结有价值的经验,以便下个OKR周期的工作开展。
通过源目标OKR,可以将四会融会贯通,使之贯穿在OKR整个周期。让全员上下都能达到上下同欲,共融共创的工作氛围,也能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使命感,明确目标去做工作。
另外,通过定期会议,进行高频的跟踪反馈,能够起到进度监督、风险预警、变化响应、方向调整等作用。
会议举办的种类可以有:早会、夕会、周例会、月度总结、季度复盘、半年回顾、年度会议等,视团队的需求而定。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 OKR 可以动态调整,但是除非出现大的目标变化,否则尽量不要改动。改动后也须保留原来的 OKR 以待复盘。
我个人一直认为OKR这种先进的方法论给了我们团队非常重大的意义,其意义就在于“让我们做正确的事”,源目标OKR的意义就在于,“帮我们正确地做事”。
版权声明: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,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。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在线客服进行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